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自开展以来,收到了来自北京、珠海两个校区29个院(系)学生的近110部作品。经过评委老师评选,共有五篇作品被评选为一等奖,十二篇作品被评选为二等奖,十八篇作品被评选为三等奖。
从同学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用画笔描绘的梦想蓝图,听到了用真心讲述的动人故事,感受到了用行动诠释的助人精神。感谢同学们的勇敢交付和真诚分享!
现在,我们将对获奖作品进行逐一展示,把同学们的梦想、奋斗、感恩和奉献分享传递。我们期待并坚信,这些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同学不懈奋斗,拼搏成长,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梦想的种子,用坚定的信念铸就人生的辉煌。
山区学子的漫漫求学路
一、求学之途
我出生于大别山南麓的一个小县城。由于交通不便,所属的村民小组一共20余户人家,主要靠着祖辈开垦的几亩薄田和烧炭(木炭)为生。因为烧木炭多次引发火灾,危及山林和人身安全,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在我一岁的时候,父母也前往浙江台州打工,每年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待上几天。我和年逾古稀的奶奶在家中相依为命,至今仍然印象深刻的是每晚屋后的狼嚎和奶奶温暖的拥抱。
父母读书不多,连小学都没读完,但对我的教育却十分重视。在我三岁半时,他们就将我送到离家最近的一所山区小学就读,这是我宝贵的学习启蒙阶段。学校的条件很差,教室是由旧生产队的一所仓库改造而成的土房,厕所是我们几位学生的家长自己搭建的,课桌是从学生家里搬来的。条件很艰苦,但我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学习热情,学习十分刻苦,积极汲取知识。
初中时,我到了镇上的初中读书,这所学校条件稍好,食宿都有了更好的保障,不用自己煮饭,也没有20人一间的寝室。经过三年的努力,我考上了县城的中学。县城离家较远,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个周末都是在宿舍中学习或者在县图书馆中看书。我的英语基础较差,经常不及格,为此,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攻克英语,终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被北师大的“优师计划”录取。
二、立志之基
作为一名山区学子,我始终坚信教育能改变命运。在这漫漫求学路上,有着数不尽的艰辛,但也有数不尽的温暖。虽然我的父母读书不多,但他们全力支持我的学习,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在求学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鼓励我、爱护我,在我失落、无助的时候给我前行的力量。国家和社会爱心人士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的第一个书包、第一份文具就是希望工程捐献的,每个学期还能收到国家发放的教育补助。正是这些温暖,支持着我的求学之路。
因为受到过他人的帮助,体会了被帮助的温暖,我也想成为能够帮助他人的人,给他人带来温暖。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我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报考“优师计划”师范生,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做一名能给学生、给社会带来温暖的教师。
三、勤学之本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学识,勤学必不可少。
进入大学后,我就以成为一名卓越的中学政治老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师素养知识。我积极阅读专业书籍,学习专业课程,参与教学观摩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师职业技能,专业课平均成绩90+,综合成绩始终保持在专业前15%。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政治课本的变化,在本专业学习之余,我还辅修了历史学学士学位,拓展自己的思维,不断地提升自己。
在科研创新和竞赛方面,我积极投身其中,入学以来一共参加了6项科研创新项目,包括两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项目(担任队长、项目成果获奖);两项乐育书院“种子计划”科研项目(担任队长并获评优秀);一项乐育书院“创育杯”科研项目(获评优秀);一项校级大创项目(在研)。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的“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四、实践之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而致知,行而致远”是我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
进入大学后,众多的实践活动带给了我极大的成长。在学生工作方面,我担任过班级班长、苑舍自管会会长,这些工作给了我一个为同学们服务的机会,使我迅速成长。在寒暑假时,我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长自身的见识、深化自身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三年来,我一共参加过10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安徽、贵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内容包括教育实践、革命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传统文化等主题,其中6次担任队长,项目获评校级优秀,收获良多。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为社会和他人带来温暖。入学以来参加过校心康中心志愿者、献血接待志愿者、核酸检测志愿者、香洲区第十五小学课后晚托志愿者、迎新志愿者、单车监督志愿者……累计志愿时长400小时+。此外,我还积极参加义务献血、入户宣传防溺水、森林防火宣传等公益活动。
从偏僻山区到繁华都市,我艰难地走过一条漫漫求学路。然而此刻回首,便觉苦难淬炼真金,前路可期,素履以往。
BNU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