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学生资助看中国
所在位置: 首页» 育人成效» 透过学生资助看中国
【挥墨逐光】丨助学•筑梦•铸人 作品展示(二)重返县域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量: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自开展以来,收到了来自北京、珠海两个校区29个院(系)学生的近110部作品。经过评委老师评选,共有五篇作品被评选为一等奖,十二篇作品被评选为二等奖,十八篇作品被评选为三等奖。

从同学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用画笔描绘的梦想蓝图,听到了用真心讲述的动人故事,感受到了用行动诠释的助人精神。感谢同学们的勇敢交付和真诚分享!

现在,我们将对获奖作品进行逐一展示,把同学们的梦想、奋斗、感恩和奉献分享传递。我们期待并坚信,这些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同学不懈奋斗,拼搏成长,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梦想的种子,用坚定的信念铸就人生的辉煌。

重返县域

我曾就读于县域中学,尽管以学生的角色感知县域教育,也能实在感觉到所接触到的师资力量其实并不算非常雄厚,可学校的老师以及很多在校学生一直以自己的学校为荣。也许我们的学校不如市中心其它一些学校名声远扬,但是它一直将自己最好的荣光带给我们。

当考入大学时,我才发现文化资本和语言符码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多么巨大。“考入”大学并不等于“融入”大学。在传统家庭背景和县域中学中习得的“习性”似乎与城市和大学的要求、规则并不匹配。长久以来,我感受到自己正如《金榜题名之后》书中所言一样,在遭受一定程度的“文化障碍”:对新鲜的事物、规则感到陌生,对于一些新技术与操作方式的无所适从,对“自我”的认知感到撕裂……这些问题似乎并不是凭借“努力学习”一条路径就能解决,而是需要从切身体验和实践中去不断领悟透彻。但我由衷感恩于国家资助,它实实在在地缓解了我部分生活的重压,让我能选择继续坚守一些东西,并有机会投身于各种学习与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两次暑期支教活动,并了解到一些处于弱势地位孩子们的状况——有些孩子在偏远的县域中读书,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没有太强的地理观念,也不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好奇地问我们大城市里的生活和大学的情况——他们此时或多或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时代发展至今,我们对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状况早已习以为常,但这些孩子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了解却并不仅仅依赖于“动动手指”。他们被各种信息所裹挟,而对个人发展的理解和规划能力却大多受制于文化资本和所习得的语言符码。透过他们的今天,我似乎也看到了我的昨天。但是,不少孩子有着顽强不息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无限赤诚和憧憬,他们在极具挑战性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中往返于学校和家庭,对更宽广的世界有着数不尽的好奇。这也让我意识到:弱势人群并不应该被简单定义化、概念化,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力量和声音。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所谓的“弱者思维”去看待一些条件艰苦的人,简单地视其为被给予、被帮助的对象。每一个活在不同条件和思维下的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谋求生存、经营生活。而各种学习与教育实践的意义之一,就是让我不断趋向“兼容”,积极向上的同时又对世界充满慈悲。既知道高点又知道低点,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

研究生期间,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返乡国情调研,我第一次以调研员的身份,与县域中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对话”。由于居住的地方离调研所在地实在太过遥远,在开展调研的第一天,我就不得不冒着大雨在不同的学校之间来回“奔波”,争取花最短的天数完成调研的访谈任务。虽然其中也存在不少艰辛,例如在大雨中“狂走”了数个小时之后鞋子不幸浸水却无法更换的我只能穿着它继续赶路的局促,又或是约好了访谈时间但碰到了各种突发状况问题以至于在大年初一也不得不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联系新老师的匆忙……但整体来说,我觉得能再次返回县域的实地调研给了我一次全新的尝试和体验。

再次回顾中学时期,我都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感受县域教育和基层生态,每次“千里迢迢”地上学,与周围熟人分享对县域教育较为感性的认识和思考。后来有幸投入教育学研究,我在许多的书籍中看到了一种不同视角下的县域教育生态——它更多的时候成为了我文学怀旧和历史学习的对象。而当我初步以“调研员”的身份真真切切地参与到与教师们的交流当中时,我才发现,曾经接触过和感受过的这种无形的生态似乎更加立体,也更加全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合理的工作管理、切实的保障待遇对教师而言既是赖以生存的需求,也是维系他们扎根于基础教育的保障。而根据许多老师们反馈内容的共性,我感受到在三尺台上发光发热的教师也有许多曾经无法对学生轻易言之的“话语”——这也反映了他们现在确实存在的许多困难与挑战,例如对县域内“一日复一日的苦守”感到无能为力、对人事调动“关系化”感到的不公、工作所牵扯的精力分配所导致的状态与自己的初心预期较大、与家长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极限拉扯模式……然而在一个又一个看似“安稳”的工作环境里,老师们或多或少还怀揣着一些不受迫于现实的教育期望,找到了一种“生存-回应”的教育方式。回望不同的教育历程,老师们用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曾经的希望、妥协以及当下的成长、诉求。但现在,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遵循特定的轨迹,经营自己的教育生涯与人生。

作为曾经从县域出来的学生,我也以支教成员和调研员的身份“重返”过县域。这些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背景,未来发展的环境也可能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重要的是接受现实、拥抱现实、应对现实,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因素,努力去创造人生的意义、价值,描绘自身发展的动人图景。

我们的生命永远因我们而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