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来信名叫《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一题目道尽了人生的失意。在面对生活的挫折之时,我时常也会茫茫然无所依,只觉得前路黑暗狭窄。每当这时候我总是会用狄兰·托马斯所作的诗歌来激励自己,“请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我是杨玉亭,来自于山东省中部的一个农村,现家中有父亲、母亲、奶奶共四人,虽然我今年才24岁,但是生活的艰难对我来说已经是太过习以为常的事情:我的家庭构成很复杂,两位至亲先后因重病去世,父母与奶奶时常生病,收入微薄。在我的印象中,这么多年来,我的家庭就宛如在大风大浪中行驶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倾覆。我最不敢直视的词语就是“失独”,更害怕“子欲养而亲不待”。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正当这几年来我的生活渐渐趋于平静和满足之时,我的父亲又在去年夏天不慎跌入深沟,导致锁骨、肋骨骨折四处,差点危及生命,在进行了植入钢板的大手术后,我的父亲现在依然不能工作,家庭的打击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痛苦。
生活以其艰难和复杂构成我在现实物质上的困难,但是得益于我的乐观心态,我始终是一个精神上很富足的人,就算已经被生活打击到了尘埃里,也要从尘埃中开出一朵花来。
在学习学业上:2018年9月,我以推免考试(保送研究生)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型硕士录取;我分别在《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以及《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Editorial Office》发表了两篇SSCI一区论文,这两篇论文发表后均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同时,我写作的多篇论文入选了英国布莱顿大学MeCCSA会议等多个国际会议及论坛,同时,因为在学业上的优异表现,我获得了上一学年度的国家奖学金。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我的个人成长背景,也由于我是一个始终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共党员,我一直关注教育问题。研究生期间,我在山东省的一所初级中学,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数十所学校进行了调查,形成了约有60万字的访谈资料,这些调查为我访谈的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让社会听到他们声音的机会。因为我个人成长经历的艰辛,我更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光明的未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不会停下愈发自强、追求卓越的脚步!
BNU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