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福建省永泰县的一个小镇、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尽管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我的父母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我的学业,尽可能为我提供学习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深深植根于我心中,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引领我从偏远的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逆境求学,自立自强
我的小学及初中学业都在镇上完成。小镇上资源匮乏、学习氛围很差,打架斗殴、逃课旷课都是常态,但我并未被不良的风气干扰。相反,我坚定了学习优先的信念,稳扎稳打,在初三联考中取得了全县前五的好成绩,并成功通过竞争激烈的“追梦计划”考入了福建省重点高中福州一中,成为了初中校史上首个被福州一中录取的学生。在高中,我继续保持着一贯的自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也不断提升全面素质,最终在高考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学海泛舟,科研攀峰
初入大学时,截然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我有些不适应。但我及时调整了心态,重新找回了自己前进的节奏。从大一以来,我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所有学年均荣获京师一等奖学金。在刚刚过去的大三学年,我获得了93.93的平均学分绩,在年级72名同学中排名第1,获得本学年国家奖学金。
在学业之余,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大二学年我主持一项市级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对“内卷”这一热议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索,利用心理学学科方法回应了自己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同时,我在大二时加入了心理学部韩卓教授的课题组,参与了课题组内多个重大项目的研究,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多个纵向项目,以及与知名企业合作的3个横向项目。夯实基础带来累累的硕果,我目前已有一篇三作论文已被高影响因子期刊接收,一篇第一作者会议论文被收录。此外,我还加入了两个创业竞赛团队,作为主力成员完成项目,最后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立项。
思想引领,青春奉献
青年成长,思想为先。我是心理学部2021级本科生中最早入党的几名同志之一。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亲身实践,我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并决心把人生小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大目标中去。在2023年,我顺利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经过一年考察期后于今年5月年光荣转正。我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奉献,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服务他人、实现自己的价值。校园防疫巡逻、核酸检测、城步一中笔友项目、“夕阳再晨”项目、近邻宝快递分发、扫雪除灾等志愿活动中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同时,我积极参与多项社会实践,在暑期前往武汉,作为副队长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国防类社团、退伍老兵等团体深入交流访谈,最终荣获“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我加入了党委学生工作部第18期“卓越训练营”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学工历练,发光发热
平衡学业科研与学生工作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在多项学生工作中,我都表现出了过硬的工作能力和踏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刚进入大学,我就加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国旗护卫者协会,承担起护卫国旗的神圣职责。作为队员,每天的升旗和严格的训练磨炼了我的意志。大二升任后勤保障部部长、大三升任协会副会长,我在国旗护卫队中一步一个脚印,参与了诸如校庆、国庆升旗等大型活动筹备,保障10多场大型升旗仪式顺利进行。同时,作为心理学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我负责管理120多名党支部成员的档案信息,目前进行了21名积极分子推优、17名党员发展、10名党员转正工作。作为心理学部学生会外联部的部门负责人,我策划组织了多场分享会和校内外联谊活动,并高质量完成工作,对心理学部产生积极影响。我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励行学生成长中心担任干事,完成了24期舆情周报,默默地传递同学们的呼声,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超越自卑,勇往直前
回头看去,我并没有被自己过往的经历束缚,而是将这些化作自己成长的动力,一步步走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放眼未来,我也一定会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不断磨砺,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一路同行的其他人。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其代表作《自卑与超越》中写下的:“真正主宰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经历过什么,而是从这些经历中打破自我设限,超越自卑的强大内心,随时随地活出全新的自己。”
BNU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