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自立自强的宝贵精神,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积极进取的大学生励志典型,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10月18日起启动了第十九届“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经过院系推荐和个人自荐,共有112名同学递交申请。经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的初评、复评和网络投票环节,最终确定20名同学进入终评阶段。
12月1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九届“自强之星”终评面试会在京师学堂第四会议室举行。党委学生工作部、历史学院、总务党委、校团委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对20名同学进行了面试。
在评审会上,20位候选人就自己的家庭、学习、生活、科研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情况进行介绍。他们有的家境贫寒,努力靠自己的双手为家庭撑起一片天;有的成绩优秀,活跃在专业的科研领域,却始终不忘用知识来回馈社会、关爱他人;有的身患疾病,却勇于拼搏,用乐观与坚持活出自己的精彩。他们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感人经历,引起了评委们的深切感触,他们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和人生规划,并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诚恳建议,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最终,经候选学生个人陈述、现场答辩和评审委员会投票,确定了本届“自强之星”的评选结果。
荣获本届“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的10名同学是:历史学院本科生彭紫荆,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如同努力生长于风雨之中、顽强盛开的紫荆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张逸睿,遭受病痛折磨却不曾懈怠,不曾以此作为借口逃避生活,大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综测成绩均为年级第一,并且成为科研项目主持人;地理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范科科,截至目前已在SCI期刊发表4篇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他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吴锐,尽管遭遇家庭变故却依然勇敢追梦,在导师在指导下共参与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2篇,同时积极参与支教活动,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体育与运动学院本科生李世田,奋斗不止、自强不息,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史世奇助学金,徐金生蔡玉霞伉俪励志奖学金等奖项,成功主持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本科生熊方瑜,积极乐观,直面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的她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志愿服务奖、“优秀团员”、“十佳志愿者”等奖学金和荣誉称号,保持谦逊努力的心态状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文学院本科生王诗韵,自母亲患病后,她从无忧无虑、只担心学习的家中小女儿迅速成长为可以分担生活压力、共担风雨的家庭成员,刻苦学习的她在学业上始终保持优秀,三年综合成绩在院系推荐免试排名的163人中位列第3,顺利保送本校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宋潮,自立自强的他,坚决不向家里要一分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第一作者在SSCI期刊一区和CCSI期刊B类和D类杂志上发表六篇文章,在临床心理学大会、文化心理学大会等会议上报告研究四次;并荣获“中国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钟龙辉,积极乐观的他把一切困难转化成自己奋斗的动力,参与多项科研课题,文章被收录于《北京教育(普教版)》,《中外出版原著选读》专著中,积极参与公益服务活动,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啸洋,他将生活给的苦全部酿成了甜蜜的果实,博士就读期间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荣誉,并在《电影艺术》《电影文学》《电影新作》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多项社科研究项目,在黑暗中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荣获本届“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同学是: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吴宗聪、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胡文杰、历史学院本科生陈盼、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明明、社会学院本科生朱泽荣、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褚欢欢、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张迎春、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赵进、文学院本科生胡雪纯、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李诗琳。
为了激励和鼓舞更多的师大学子,20名候选人的自强事迹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众平台发布,从11月26日至12月2日进行了为期7天的网络投票。根据投票结果,票数最高的三位同学获得了本届“自强之星”的“最佳人气奖”,他们分别是政府管理学院李诗琳、地理科学学部范科科、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张逸睿。
至此,本届“自强之星”评选共产生“自强之星”10名、“自强之星”提名奖10名、“自强之星”入围奖30名、“自强之星”最佳人气奖3名,覆盖本校20个院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群体。他们都是北师大励志成才优秀学子的代表,他们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正能量,激励了无数的师大人在逆境中奋勇向前、砥砺前行。十多年来,“自强之星”的评选活动一直是北京师范大学发挥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有效平台和奖优助困的品牌项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总结经验,将“自强之星”的精神传递下去。
BNU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